ethopenpositions
俄罗斯可在短时间内找到SWIFT替代方案 新华社莫斯科4月29日电(记者鲁金博)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9日在俄罗斯1频道电视节目中表示,如果俄罗斯与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支付系统被切断,俄罗斯将在短时间内找到替代方案。
欧洲议会29日通过一项决议,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欧盟将切断俄与SWIFT的联系,并立刻停止从俄进口石油和天然气;所有俄寡头账号将被冻结,他们的欧盟国家签证也将被取消。
欧洲议会还呼吁欧盟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停止“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禁止有争议的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建设核电站。
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认为,切断俄罗斯与SWIFT联系将引发俄罗斯与西方的全面经济战争。
他批评欧洲议会成为“炮制反俄决议的工厂”。
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国际事务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贾巴罗夫指出,如果切断SWIFT支付系统,欧盟国家购买俄罗斯石油只能现金交易。
他说,欧洲议会不会解决任何事情,那里成了“恐俄”的温床,其决议没有法律效力。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28日向媒体表示,俄罗斯具备建立类似SWIFT支付系统的基础。
俄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之前也曾表示,面对制裁,俄罗斯有应对方法。
SWIFT创建于1973年,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主要职能是在全球银行系统之间传递结算信息。
5月5日晚上,美国能源情报署(EIA)公布的数据显示,除却战略储备的美国商业原油库存,总共减少了799万桶,环比减少1.6%,这是2021年1月22日当周以来原油库存最大降幅。
与此同时,美国汽油库存增加73万桶,精炼油库存减少了345万桶。
美国原油商业库存大幅下降,意味着炼油厂加速复产,对原油需求不断增加,更增强了市场对美国燃料需求的乐观看法。
一般来说,库存下降意味着供不应求,所以价格上涨。
刚刚库存下降,这燃油供应一下子停了,导致市场上供不应求,迫使油价暴涨。
如果该管道长期关闭,可能导致夏季开车高峰到来前的汽油价格飙升。
加元在外汇市场上历来被称为“商品货币”,其汇率往往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很大。
最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成为整个金融圈最为炙手可热的话题,对通胀的担忧也成为了许多投资者的头等大事。
在巴菲特股东大会上,大宗商品和通胀也是会议的热门话题。
在会议中,巴菲特谈到了不断加剧的通胀压力,这表明它已经在许多企业中看到了实质上的通胀现象。
巴菲特表示,由于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正在发挥作用,成本端原材料价格的飙升正在传导给消费者,人们被迫接受提高的价格,且没有妥协的余地。
在大宗商品持续上涨和通胀预期下,本周商品指数的资金流入量大幅增加,在最近的5个交易日中流入了10亿美元,年初以来达到了80亿美元,十天平均资金流入量达到3月初以来的最高水平。
巨大资金流入量的背后,投资者渴望进行“通胀交易”,即通过买入大宗商品标的资产来对冲通货膨胀。
由于本轮全球型通胀主要是由大宗商品等生产端驱动,因此买入类似资产被看做是最好的避险工具。
而这些资金的大量流入,也被看做是人们的大类资产配置正在发生风格转换——投资者不断寻求更高比例商品窗口,同时减少其他资产的配置。
通过近几个月交易较活跃的商品类ETF就可以看出这种趋势:除了3、4月短暂下行(当时美元指数(90.2916,0.1278,0.14%)上涨),资金都在疯狂涌入。
Rabobank认为,目前我们正处于商品周期的中前期。
在经济复苏、美联储宽松政策的“威力”下,若上游原材料需求持续紧张,那上涨周期才刚刚开始。
随着原油的价格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加币汇率短期还会上涨。
短期受利率汇率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中美利差及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外资短期投资行为有一定影响。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今年3月,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企稳复苏,债券收益率较快上升,新兴经济体债券市场外资流入规模较大幅度下降,但净流入中国的占比较1、2月仍有所提升。
4月以来,无论是利率还是汇率走势都发生了“反转”。
利率方面,在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回落影响下,中美利差稍微走阔。
汇率方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逐渐回到6.4元附近,5月11日报6.4254元。
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认为,中国经济总量已回到潜在产出水平附近,但经济恢复不均衡、基础不稳固,货币调控整体仍将保持稳健,中债利率大概率将保持区间震荡。
从GDP看,美国经济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随着经济继续修复及后续美联储政策退出预期发酵,美债收益率仍有一定程度上行空间,但空间已然不大。
人民币资产具备“磁吸”效应 专家认为,短期波动不改人民币资产长期的“磁吸”效应。
中银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表示,人民币资产估值在历史中枢附近。
2021年全球仍面临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和通胀上升的确定性,人民币资产的稳定性将成为投资者关注的重点之一。
在中国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钟红看来,基于中国经济基本面走势明朗、利率及汇率水平合理且基本稳定、国际资本风险偏好上升等因素,预计2021年人民币资产对外资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
驱动境外投资者增配人民币资产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高收益。
在全球普遍低利率环境下,投资者追求投资回报的难度增加,而人民币资产的超额回报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竞争优势。
二是低相关性。
人民币资产可望帮助全球投资者合理配置资产、分散投资风险,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形势中,人民币资产与世界主要资产的低相关性有助于全球投资者实现投资的多元化组合。
由于人民币资产表现出难得的高收益、低风险特点,未来将进一步受到国际投资者青睐。
本文链接:http://www.hjtdzkj.com/whzs/4244.html
已有0条吐槽